第(3/3)页 “哥们好眼力,我在国内从初中到高中,一路都是花钱买进去的!”他突然放声大笑,一脸无比自豪的表情。 。。。。。。 如果说最终是哪段机缘坚定了我搬到多伦多的勇气,就是上面那段简单的对话!它来的是如此朴实无华又充满了穿透力! 既然比你成绩差的人在这里都能够如此的积极乐观,充满自信!我觉得这个地方一定有他充满魅力的地方! 之后参观学校的步骤变成只是走走过场,三间半贫瘠的教室外加每次要拿着钥匙才能去打开的厕所。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徐老师全程陪伴并且一次又一次打包票像我这样勤奋上进的孩子来了之后一定是各所名校纷纷抢着要。而我当时还并没有给他看过我的成绩单,或者并没有跟他开口说过一句英文。。。。。。 所以这些都没有像楼下的那段对话那样如此真实。我心不在焉的听他讲完,最后爽快的许诺一定会回来参加一月份的新生入学,这就回去蒙特利尔打包行囊。 徐老师笑的满脸褶皱,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及时回来。甚至一本正经的告诉我学费什么的如果一次性来不及交齐这都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愿意为我这样优秀的学生勉强破一回例!让我差点忍不住想要猛夸一顿他浮夸的演技。 刚刚楼下认识的那位同学热情的送我坐电梯下楼,或者说更多的是想让我再匀给他一颗香烟。他跟我说他叫Peter也姓徐,让我脑海中飞速闪过他是不是校长家请来的托儿?不过这种想法立刻就被他憨憨的傻笑和真诚的目光给冲的烟消云散! 坐在回蒙特利尔的长途大巴车上面我竟然开始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舍。三个月发生的事情像电影倒带一般在我脑海中慢慢浮现。我在这座刚刚开始有些熟悉的城市里飞速的成长学习着。也是从蒙特利尔这座城市开始让我感觉有了真正漂洋过海的感觉,异域的河水异域的风,已经渐渐融进我的生活。 而此时的我却又不得不要去面对另外一座全新的城市。我迫切的想要找到一个可以长期安定下来的窝,但是谁又能保证下一站旅途中的我会不会又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呢? 惜别了老师和同学们,几个刚刚认识的朋友,惜别了姑妈一家,惜别了给予我无数帮助的几位传教士小哥! 都说告别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我期待某一天和这座城市的重逢,也坚信我和这座城市之间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紧密的联系,冥冥中的缘分让我对未来可期! 2006年12月26日傍晚。圣诞节后的第一天,细雨蒙蒙。新闻上说那年的蒙特利尔过于温暖,十二月份快过完了竟然还没有见到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雪!可能她是在用这样的方式保护着我,一个刚刚十八岁背井离乡来到这所城市的少年。错过了百花争艳,鸟语葱茏的夏天,她有心地在尽量延长温暖的时间,让风雨凄凄来的可以更晚一些! 又是一次匆匆忙忙的决定,又是一次急急促促的分离。我就这样拖着两个笨重的行李箱坐上了开往多伦多的火车,500多公里的距离! 此时我未曾想到,不知不觉从那一刻起,我在多伦多的故事就正式开始了!十年间无数的酸甜苦辣,相聚离别就这样悄然间拉开了大幕! 我留在多伦多的记忆与青春。长长的铺垫写到这里,这本书才算是真正要开始了! 第(3/3)页